拉薩河啊你流向何方
帶著我的思念碧波蕩漾
布達拉宮的鐘聲悠揚
伴著我心中的牽掛,溫暖而又悠長
拉薩河啊靜靜地流淌
帶著我的心念去向遠方
宛若一條潔白的哈達
連接著北京與西藏,雪域之巔的霞光
——劇中歌曲《遠方的拉薩河》
一群北京和拉薩人民跨越近四千公里的相遇
一段京華大地和雪域高原心手相牽的歲月
一條見證京藏一家親的“拉薩河”
一代代守護奉獻的援建者們
……
話劇《遠方的拉薩河》
4月18日-20日19:30
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
即將震撼首演
濃郁的三弦音樂、親切的北京俚語,自然過渡到頗具藏風的“鍋莊舞曲”……話劇《遠方的拉薩河》在排練廳里帶領大家從北京胡同穿越到了雪域高原,走進了那段動人的援藏歲月。
接地氣并有力量的生活圖景
排練廳里,貼近生活的細節、有趣動人的故事、五湖四海的口音讓現場笑聲與啜泣聲交織,厚重的援藏題材通過接地氣的演繹,獨具生活氣息。
劇中,程燕杰身患疾病始終堅守崗位、宋亦樂在家庭與工作間的掙扎、曾超與易筱曉的情感萌芽、“藏三代”張寶慶的真情落淚……每個角色的脆弱與溫情格外動人,他們生動的表演仿佛是來自我們身邊的人。
援藏干部們在工作中面臨著事業與家庭、情懷與情感、奉獻與犧牲等方面的矛盾與沖突,向大家傳遞了“舍小家顧大家”的偉大精神和“藏漢一家親”的深厚情誼。
“京韻”與“藏風”的詩意碰撞
《遠方的拉薩河》通過話劇的藝術形式述說著援藏歲月中的艱辛工作與點滴小事,有力量和生活質感。劇中北京話、藏族普通話、河南話、山西話交錯,語言特色鮮明、多地域多層次的人物交織,趣味十足,充滿了真實性和包容性。
北京市曲劇團的演員們表演話劇具有得天獨道的優勢和經驗,北京曲劇的唱詞、說白均采用北京方言,帶有濃郁的京味風情,他們的演繹獨具味道。
牦牛、酥油茶、雪頓節等藏族風俗和藏文化元素濃郁,北京茶館、京腔京韻等京味文化貫穿其中。當結尾的同名主題歌《遠方的拉薩河》響起,頓時觀眾就被代入了雪域高原與首都北京文化交融的美好情境當中。
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許寧到場觀看排練,并對下一步排練演出提出要求。
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
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許寧
導演傅勇凡談創作理念
31年前,北京市先后選派1280名援藏干部奔赴雪域高原,同當地各族干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西藏的發展獻策出力,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做好對口支援各項工作,為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誰的青春在拉薩?
是援藏30余年中的“北京力量”!
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
讓我們走進他們的故事
感受來自拉薩河畔的精神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