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時間:2022-10-02 19:30 ~ 21:30
演出單位:北京市曲劇團
1924年夏天,按照中國共產黨創黨領導人李大釗的指示,躊躇滿志、抱定一顆救國救民心的崔顯芳回到了京西門頭溝田莊。崔顯芳把拉家常和新思想滲透巧妙結合,他利用鄉親請他寫對聯等機會,宣傳革命道理。于是,在上世紀20年代初期,田莊這個坐落在京西深山峽谷中的偏遠小山村卻能見到“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天下為公”等字樣。 1926年,崔顯芳創辦田莊高小。他在課堂上深情地給學生講《共產黨宣言》,給學生讀《吶喊》、《彷徨》,在他們心里埋下革命的火種。一些進步教師在崔顯芳的感召下,加入了黨組織。為擴大革命影響,進一步培養革命力量,1927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袖之一李大釗被反動軍閥張作霖殺害,崔顯芳和他的戰友為沒有能夠營救成功而悲痛欲絕。就在極為嚴峻的革命形勢下,崔顯芳把對英烈的痛悼化成了革命的力量。崔顯芳和他的戰友繼承遺志奮勇革命,又組織創辦了青白口完全小學。自此,革命火種在宛平縣門頭溝一帶播撒開來。
1929年至1930年,持續干旱,到秋天顆粒不收,百姓只能以樹皮草根充饑,政府無視災荒苛捐雜稅照收不誤。崔顯芳感到組織大家起來抗捐抗稅,向反動勢力發軔的時候到了。于是秘密發動田莊、淤白、葦子水、松樹等村村民組成請愿團,搗毀坑害百姓的青白口稅所、淤白稅卡。崔顯芳在田莊進行黨的初創工作有聲有色。隨著革命形勢的變化,1932年,中共北平市委派馬健民(著名作家楊沫的丈夫)等到田莊高小任教,配合崔顯芳工作。秋季,在田莊一個不起眼的農家小院,京郊西部山區中共第一個黨支部——田莊高小黨支部成立了。而后根據斗爭形勢的發展需要,崔顯芳發起組織成立了中共宛平臨時縣委。青白口村黨支部、黃土貴村黨小組相繼成立。
1932年秋天,革命形勢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崔顯芳見發動農民向封建統治勢力宣戰的時機已成熟,就組織了田莊高小學生骨干和部分村民組成了百十人的游行隊伍,游行的人手舉火把,打著橫幅,邊走邊高呼“反對內戰,一致抗日”等革命口號,所經過的淤白、葦子水、下馬嶺、雁翅等村鎮,都留下游行隊伍的傳單和標語。
1933年春,中共宛平縣委正式建立。由于學校屢遭反動政府的破壞,崔顯芳他們辦“一元春”藥鋪,以行醫為名開展革命活動。這一年沿河城槍支修造所、沿河城地下武裝游擊隊也建立起來了。這一切,有如明燈照亮窮苦人的心,卻也招致當地國民黨反動分子的仇視。1934年夏中共宛平縣委遭破壞,崔顯芳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受盡折磨卻堅貞不屈。1935年2月,經北平黨組織營救,保外就醫僅12天就不幸去世。臨終前他還囑咐身邊的親人和戰友,要堅持完成革命事業,說不出話了還用手寫下三個字“跟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