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上午,中國評劇院原創劇目《步步高升》新聞發布會于內聯升大柵欄總店舉行。這部由中國評劇院與北京內聯升鞋業有限公司兩家非遺單位聯袂打造的舞臺力作,正式宣布進入排演階段,將于8月18日、19日首登天橋劇場?!笆丶妓嚫}、創時代新局”,為觀眾呈現一場跨越百年的非遺傳奇。

該劇由著名劇作家王新紀執筆,著名導演王曉鷹執導,劉文田、戴錫英、林媛擔任唱腔設計,著名作曲藍天作曲、配器,由舞美設計張華翔、燈光設計溫曉楠、服裝造型設計趙月玲,音響設計鮑家瑞,技導蔣曉波、賈菲共同構建舞臺美學。一級演員于海泉領銜主演,一人分飾兩角,分別飾演貫穿清末與現代的核心人物。
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
中國評劇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齊紅
北京內聯升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旭
現場,內聯升向評劇《步步高升》贊助舞臺表演用鞋(左起:北京內聯升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旭,中國評劇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龐東)
此劇歷經兩年打磨、劇本多易其稿,力求在評劇藝術與內聯升制鞋技藝的交融中,探尋非遺傳承的當代路徑。故事以“內聯升”百年老字號歷史為藍本,通過雙時空敘事演繹串聯清代與現代:劇中,清末匠人孫振廷(于海泉飾)遭東家驅逐后,以“朝靴救駕”名震京華,在官員丁浩注資與任桂英暗助下創立“高陞坊”,卻在官商傾軋中險遭斷手危機,最終借御制龍靴扭轉命運。民國初年,“高陞坊”順應時代轉型,以禮服呢千層底圓口布鞋再創輝煌。百年后,孫振廷七世孫、現代傳人孫玉海(于海泉飾)力推AI生產線革新非遺工藝,卻遭非遺傳承人師傅李福生反對;在與才女同學錢小蕙挖掘“香鞋秘史”和建造博物館的過程中,兩人揭曉祖輩未了情緣,最終以“手工溫度與科技效能并存”理念探索企業轉型,同時建成中國布鞋博物館,化解傳承危機,圓滿祖輩夙愿。
《步步高升》導演王曉鷹
發布會上,主創團隊及合作方代表依次發言。
導演王曉鷹首先表示:非遺本身就蘊含著歷史的厚度與傳奇的基因。內聯升170余年的制鞋技藝與評劇近120年的藝術積淀,為這部作品提供了最扎實的創作土壤。兩年來,主創團隊深入挖掘雙非遺的文化內核,努力用評劇特有的舞臺語匯去呈現內聯升的歷史長卷,力求打造一部既承載傳統技藝、又呼應時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中國評劇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齊紅表示:當170余年的老字號與近120年的評劇相遇、碰撞,雙非遺合作的意義遠超藝術層面。這是老字號與評劇藝術的創造性轉化,是藝術表達形式的革新,更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生動實踐。我們將繼續秉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創作標準,力求創作出一部“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有力度”的舞臺作品貢獻給廣大觀眾。
北京內聯升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旭從文化傳承角度闡述:從3000年前布鞋誕生至今,這門技藝不僅凝聚著中國人的智慧與勤勞,更承載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精神內核。內聯升作為中華老字號,既是工藝的傳承,更是文化的延續。此次與評劇的雙非遺合作,正是希望通過動態的舞臺表演,讓靜態的千層底技藝“活起來”,讓更多人感受到這份穿越時空的文化溫度,共同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
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則立足文化戰略高度表示: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始終承載著傳播京味文化、貫通藝術根脈與弘揚時代精神的使命。中國評劇院作為集團旗下的國有文藝院團,持續在時代浪潮中挖掘新題材、探索新表達,《步步高升》的創作與推出,既肩負著提升評劇影響力的藝術使命,也承擔著繁榮首都文化消費的產業使命。我們期待通過這部作品,讓非遺技藝與現代審美碰撞出璀璨火花,讓老字號的文化IP成為北京文旅消費的新亮點。同時,項目將探索“創作與運營協同”的創新模式,為非遺傳承注入市場活力,為北京“演藝之都”建設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貢獻文化力量。
北京內聯升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旭為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介紹內聯升的歷史
北京金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紀委書記肖琳娜,中國評劇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齊紅,北京內聯升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旭
為了更好地體現內聯升的精神,發布會現場內聯升特別贊助了這出戲的舞臺表演用鞋,舞臺呈現也將“形神合一”。
好戲即將登場,隨著“鳴鑼開戲”的儀式舉行,這部原創評劇《步步高升》正式開啟創排歷程!
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與《步步高升》導演王曉鷹
這出戲的創作不僅是評劇與手工藝的非遺對話,更是對“如何讓傳統活在當下”的深刻回答?!恫讲礁呱芬栽u劇之韻、非遺之魂,書寫一部關于堅守與創新的史詩。這個夏天我們希望通過舞臺,讓觀眾看到百年老字號與百年評劇在時代風濤中步履不息的生命力。
8月18、19日,讓我們相約天橋劇場,共賞雙非遺的璀璨新生!